第一章
1.1-瑜伽與瑜伽修練
- 瑜伽起源、歷史概要、宗旨目標
- 六大哲學概要與數論派哲學
- 瑜伽四大流派概要;瑜伽原則與瑜伽修練
1.2- 認識哈達瑜伽
- 哈達瑜伽的修練
- 哈達瑜伽中Ghata階段 與Ghata Shudhhi的概念
- 哈達瑜伽潔淨法、體位法、調息法的用途以及功效
1.3.認識帕坦加利
- 依據帕坦加利理論解釋瑜伽的定義、本質與目的
- 意識(Chitta)、意識層次(Chitta Bhumis)、意識波動(Chitta Vrittis)以及平靜意識的波動(不間斷練習與不執著)
- 帕坦加利的八支瑜伽其目的、作用以及重要性
第二章
2.1-人體系統、瑜珈與健康
- 九大人體系統、各種人體系統之功能
- 感覺器官、神經肌肉與感覺器官之協作
- 各種體位法對人體各部位之益處、限制與禁忌症
2.2-瑜伽與身心健康
- 健康的定義與疾病觀念
- 五大層鞘、三種物質自然屬性、五大元素
- 瑜伽的健康生活原則
- 瑜伽飲食與營養學
第三章
3.1-主要關節運動
3.2-驅風系列姿勢與六大潔淨法
第四章
4.1- 拜日式-認識並示範拜日式
4.2- 體位法
- 認識基礎體位法並實際示範
- 認識其他五個體位法並實際示範:
- 認識五種脊柱運動-反轉、前彎、後彎、扭轉以及側彎
- 全面性的瑜伽練習知識:包含體位法的練習、適度的調息法、禁忌症、注意事項和醫療指引、明顯和細微的益處以及替代的基礎動作去適應身體上的限制。
第五章
5.1 調息法
- 認識並實際示範腹式呼吸、胸式呼吸和完全式瑜珈呼吸法
- 認識並實際示範進階調息法其益處、限制以及技巧
5.2 冥想與梵咒
- 專注、入定與契合法、持咒、梵咒和放鬆等相關練習和實際示範
- 冥想示範與練習
第六章
6.1-教學實踐
6.2-示範能力以及教學實踐
6.3-教導學生的技巧與原則
6.4-團體課程的指導原則與技巧